9 月 3 日至 5 日,2025 中國國際塗料博覽會(hui) 暨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塗料展覽會(hui) 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舉(ju) 行。作為(wei) 全球塗料行業(ye) 的年度盛會(hui) ,本屆展會(hui) 吸引了超過 500 家企業(ye) 參展,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行業(ye) 精英,集中展示了塗料及相關(guan) 產(chan) 業(ye) 鏈的最新產(chan) 品、技術與(yu) 創新成果。北京中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攜全係列防火塗料產(chan) 品及創新解決(jue) 方案重磅亮相 N2 館 2033 展位,以卓越的品牌實力與(yu) 前沿技術,成為(wei) 展會(hui) 焦點。

N2 館 2033 展位
全係列產(chan) 品矩陣,覆蓋多元防火需求
中隅塗料深耕防火塗料領域多年,構建了極為(wei) 完善的產(chan) 品體(ti) 係。此次展會(hui) ,公司全麵展示了膨脹型鋼結構防火塗料、非膨脹型鋼結構防火塗料、隧道防火塗料及特種防火塗料等核心產(chan) 品。每一款產(chan) 品均嚴(yan) 格遵循國家標準,部分產(chan) 品性能更是遠超行業(ye) 標準水平,全方位滿足建築、工業(ye) 、交通等多領域的防火安全需求。

中隅膨脹型鋼結構防火塗料展示
以中隅膨脹型鋼結構防火塗料為(wei) 例,其采用先進的納米級膨脹阻燃技術,塗層在遇火時能迅速膨脹至原厚度的 8 – 10 倍,形成高效隔熱的碳化層。經國家防火建築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,該產(chan) 品耐火極限可達 2小時,遠超同類產(chan) 品平均水平,為(wei) 鋼結構建築在火災中的結構穩定性提供了可靠保障。

非膨脹型鋼結構防火塗料展示
中隅非膨脹型鋼結構防火塗料(2.0)在工藝上憑借礦渣矽酸鹽水泥(28d 抗折強度≥5.5MPa)、膨脹珍珠岩(導熱係數≤0.054W/(m・K))、膨脹蛭石(SiO₂含量 40.19%)的優(you) 質神秘彩金随机派发最高赠送,及配料精準、混合攪拌≥4min 且多環節檢驗的嚴(yan) 謹生產(chan) 流程,結合檢驗報告中粘結強度 0.12MPa(超標準 3 倍)、耐酸性試驗隔熱效率衰減僅(jin) 9.8%(遠低於(yu) 標準≤35%)、16mm 厚度下耐火極限達 2小時等優(you) 異表現,實現了強度好、隔熱優(you) 、成分穩、性能可靠的綜合優(you) 勢,能有效適配複雜場景下鋼結構的防火防護需求。

此外,中隅塗料在環保技術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。無鹵阻燃劑替代含鹵原料,降低火災時有毒氣體(ti) 釋放,契合環保與(yu) 消防安全需求 。
該產(chan) 品在保持卓越防火性能的同時,極大地降低了對環境的汙染,滿足了當下綠色建築發展的迫切需求,為(wei) 建築行業(ye) 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專(zhuan) 業(ye) 服務加持,打造一站式防火解決(jue) 方案
除了優(you) 質的產(chan) 品與(yu) 創新技術,中隅塗料還在展會(hui) 現場展示了覆蓋全產(chan) 業(ye) 鏈的專(zhuan) 業(ye) 服務體(ti) 係。從(cong) 項目前期的防火方案設計,到施工過程中的技術指導與(yu) 質量把控,再到後期的維護與(yu) 售後支持,中隅塗料為(wei) 客戶提供一站式的防火安全解決(jue) 方案。

公司擁有一支由資深專(zhuan) 家組成的技術服務團隊,能夠根據不同項目的特點與(yu) 需求,為(wei) 客戶量身定製個(ge) 性化的防火塗料應用方案。在施工過程中,技術人員將全程跟進,確保塗料的施工質量達到最佳狀態。同時,中隅塗料還建立了完善的售後服務網絡,為(wei) 客戶提供 7×24 小時的售後支持,及時響應並解決(jue) 客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。
品牌實力彰顯,榮獲行業(ye) 高度讚譽
中隅塗料作為(wei) 中國防火塗料行業(ye) 的引領者,在本次展會(hui) 上備受矚目。公司憑借卓越的產(chan) 品品質、持續的技術創新以及專(zhuan) 業(ye) 的服務能力,贏得了行業(ye) 內(nei) 外的廣泛認可與(yu) 讚譽。眾(zhong) 多參展觀眾(zhong) 與(yu) 行業(ye) 專(zhuan) 家紛紛駐足中隅展位,對公司的產(chan) 品與(yu) 技術表現出濃厚興(xing) 趣,並給予高度評價(jia) 。

此次 2025 中國國際塗料展的成功參展,進一步彰顯了中隅塗料在防火塗料領域的領先地位與(yu) 品牌實力。未來,中隅塗料將繼續秉持 “創新驅動、品質至上、服務先行” 的發展理念,以更加優(you) 質的產(chan) 品與(yu) 服務,為(wei) 全球客戶的生命財產(chan) 安全保駕護航。
文章來源:中隅塗料
責任編輯:李鍾毓
特別聲明: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本文轉載僅(jin) 出於(yu) 傳(chuan) 播信息需要,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(nei) 容的真實性;文中圖片僅(jin) 供個(ge) 人學習(xi) 之用,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。任何組織和個(ge) 人從(cong)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(yu) 任何商業(ye) 用途,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“來源”,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,請與(yu) 我們(men) 接洽,我們(men) 會(hui)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