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關(guan) 外的光明牛山,上世紀90年代人跡罕至、雜草叢(cong) 生,隨著鄧小平1992年南巡講話,深圳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,一大批知識分子赤手空拳湧了過來,陳冰就是其中一位。20餘(yu) 年過去,當年的牛山已經變成了如今光明新區的新城公園,陳冰則帶著他的集團,從(cong) 荒煙蔓草中崛起。
陳冰,展辰集團創始人,現任展辰新材料集團董事長,祖籍湖南永州,1988年畢業(ye) 於(yu) 華中師範大學生物係。展辰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環保塗料研發、生產(chan) 、銷售和工程施工為(wei) 一體(ti) 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(ye) ,在全國建設有七家生產(chan) 基地,旗下擁有展辰漆、富臣漆、經典漆、總督建築塗料等多個(ge) 品牌,分別在家具漆、裝修漆及建築塗料等專(zhuan) 業(ye) 領域具有廣泛的知名度和美譽度。
踏實創業(ye) :在專(zhuan) 注中砥礪的青年時代
1984年,瘦弱的陳冰背著行囊步入了華中師大的校門。這個(ge) 來自普通家庭的小夥(huo) 子,善良單純,在同學中顯得尤為(wei) 低調和平凡——用別人的話講,他是屬於(yu) 那種丟(diu) 進人群裏就馬上被淹沒的類型。
然而,在那段精神食糧匱乏的歲月和思想禁錮的年代,陳冰卻有兩(liang) 個(ge) 樂(le) 趣,一是喜歡搜羅各種書(shu) 籍閱讀,二是喜歡帶著學校配發的小板凳,去露天電影院看5分錢一場的電影。書(shu) 中主人公的愛恨情仇、電影中生動演繹的世界經典名著,每每讓他深陷其中。若幹年後,他回憶起來,仍然感謝當年這段經曆,不僅(jin) 幫助他打開視野、增長見聞,更為(wei) 他今後的發展奠定了良性基礎。
那個(ge) 年代,師範院校的學生大多是跑去當老師,陳冰卻早早地否定了這個(ge) 念頭,也許是因為(wei) 他不習(xi) 慣在講台上被眾(zhong) 人關(guan) 注,也許是因為(wei) 一口蹩腳的普通話,雖然對於(yu) 未來的規劃仍然迷茫,他卻早早打定主意:“隻要不做老師,做什麽(me) 都可以。”
1988年6月,陳冰從(cong) 學校畢業(ye) ,得益於(yu) 一個(ge) 不錯的機會(hui) ,他被湖北房縣礦泉水公司看中,便一頭紮進山裏,做起了技術員。
武漢來的大學生畢竟不同凡響,思維活躍,時有創新,不到兩(liang) 年時間,從(cong) 技術人員到技術科長再到工廠廠長,陳冰一路平步青雲(yun) 。然而,山溝裏人才凋零、體(ti) 製陳舊,陳冰拿著每個(ge) 月68塊錢的工資,倍感拮據。時常出差的他,逐漸被外麵的大千世界吸引,1990年,陳冰跟著改革開放的號角聲,來到了深圳這片拓荒者的天地開始尋求發展。
從(cong) 1990年到1994年,陳冰沒少折騰,經曆了失敗、積累了經驗,陳冰的目標逐漸清晰起來,理想從(cong) 此也變得豐(feng) 滿而生動。1994年,他決(jue) 定創業(ye) !做塗料!
這次選擇,他一入行就是二十多年。這一年,他28歲。
1994年9月6日淩晨2點多鍾,月光穿透雲(yun) 層,照亮了深圳關(guan) 外的光明牛山。這一刻,深圳市展辰化工實業(ye) 有限公司——展辰新材料集團第一家公司正式開業(ye) 。
當年的光明牛山一片荒涼,許多企業(ye) 不屑一顧。陳冰卻拍手稱讚,光明、牛山,寓意多好!當年的中心地段有一麵牆,牆上醒目地寫(xie) 著:“事業(ye) 在光明,前程更光明”,這與(yu) 陳冰心中早已擬好的公司名字“展辰”恰好相得益彰。陳冰拉著17人的小隊伍,轟轟烈烈幹了起來。房屋破舊,自己裝修!沒有公路,自己挖通!陳冰儼(yan) 然成了“山大王”。
90年代,深圳是拓荒者的天堂。隨著改革開放到來,市場經濟的衝(chong) 擊使廣東(dong) 省壓抑已久的塗料行業(ye) 呈現星火燎原的態勢,無數家企業(ye) 如雨後春筍般冒出。展辰也是在這種大氣候下誕生的。
然而,隨著大環境下的市場機製不健全,各方麵缺乏有效監管和調控。等展辰發展到一定程度後,就已經感受到了巨大的市場競爭(zheng) 壓力。這個(ge) 時候,不少跟展辰規模相仿的企業(ye) 開始考慮去留的問題,有的企業(ye) 草草選擇出售或並購,老板丟(diu) 下員工,自己則賺個(ge) 盆滿缽滿;有的企業(ye) 則開始不計底線,在市場上惡性競爭(zheng) ;也有人認為(wei) 展辰的發展已經沒有機會(hui) 了,“好心”地勸陳冰轉行,或移民國外過些悠閑的日子。
陳冰卻沒有理會(hui) 這些問題。隨著展辰的日益壯大,他不僅(jin) 僅(jin) 在考慮怎樣革新技術、推動品牌發展,更是專(zhuan) 注於(yu) 放眼未來,思考企業(ye) 的長遠發展,思考企業(ye) 之於(yu) 國家、之於(yu) 社會(hui) 應擔負的責任。在這個(ge) 背景下,展辰喊出了“樹民族品牌,做百年企業(ye) ”的企業(ye) 宗旨。1998年,展辰在行業(ye) 史上都極富傳(chuan) 奇色彩的理想藍圖——《展辰發展二十年規劃》出台了。所有的信號都在表明,陳冰這輩子是打定主意和塗料行業(ye) 綁在一塊兒(er) 了。
如今,通過二十年的努力,展辰已從(cong) 光明牛山一個(ge) 偏僻的小山坡上由17人組成的作坊式工廠,發展成為(wei) 了一個(ge) 1500多人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(ye) ,產(chan) 品也走進千家萬(wan) 戶;其核心業(ye) 務展辰家具漆已成為(wei) 行業(ye) 有口皆碑的品牌,展辰成為(wei) 中國民族塗料的優(you) 秀企業(ye) 。
展辰的崛起,離不開陳冰二十年的專(zhuan) 注,離不開他專(zhuan) 注於(yu) 做好塗料這一件事。
陳冰在許多客戶和員工麵前曾言,自己的職業(ye) 規劃就是,一輩子隻做塗料,做一輩子塗料。他的專(zhuan) 注在業(ye) 內(nei) 有目共睹,有一位長年與(yu) 展辰合作的經銷商發自肺腑的說過,陳總,您做一輩子塗料,我就跟您做一輩子展辰塗料!
陳冰相信,平凡人,隻要專(zhuan) 注於(yu) 一件事情,也會(hui) 成就不平凡的路。
良心管理:創新、和諧與(yu) 共同成長
走進展辰深圳總部的辦公樓,從(cong) 一樓到四樓,樓道牆壁兩(liang) 側(ce) 掛滿了展辰員工參加戶外拓展、培訓或聯誼活動的照片。而辦公樓大廳迎麵的大牆上,醒目地印著八個(ge) 浮雕大字:創新、和諧、共同成長。
這就是展辰的企業(ye) 文化核心價(jia) 值觀。
三年企業(ye) 靠機遇,十年企業(ye) 靠管理,百年企業(ye) 靠文化。文化賦予了一個(ge) 企業(ye) 靈魂,展辰則在二十年的風雨兼程中凝練了特色頗著的文化觀。
而一家企業(ye) 的文化觀,往往會(hui) 打上創始者鮮明的個(ge) 人性格烙印。
“創新”是展辰企業(ye) 文化的核心。
展辰沒有背景,也沒有外資優(you) 勢,想要生存,必須創新。早在90年代,陳冰就意識到這一點,他果斷舉(ju) 起指揮棒,帶著自己的精兵強將,完成了展辰的技術創新、管理創新、營銷創新、文化創新。
陳冰就是一個(ge) 膽大心細、敢想敢做的人。2013年,陳冰決(jue) 定實行輪值總裁製,把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開,為(wei) 企業(ye) 的永續經營提供機製保障。這一舉(ju) 措又是塗料業(ye) 內(nei) 開先河的舉(ju) 措,而實踐證明,這種做法的確帶著展辰邁上了新的成長期。
此外,展辰特別注重建立創新機製,並且設立創新成果獎,從(cong) 普通員工到公司高管,所有人都有條件參與(yu) 。也是在這種創新的文化氛圍下,截止到2016年3月 ,展辰已取得301項發明專(zhuan) 利及發專(zhuan) 利申請權,參與(yu) 製定修訂了20項塗料行業(ye) 國家、行業(ye) 標準,擁有16項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,承擔了2項國家火矩計劃項目、1項科技部特派員項目,發表科技論文128篇,3項產(chan) 品榮獲國家重點新產(chan) 品認定。
“和諧”是展辰企業(ye) 文化的關(guan) 鍵。
陳冰認為(wei) ,企業(ye) 發展“和諧”的含義(yi) 是多層次的,最關(guan) 鍵的兩(liang) 點,是保障企業(ye) 和員工的和諧、企業(ye) 和客戶的和諧。
有這樣幾個(ge) 故事。據說,在召開員工大會(hui) 的時候,陳冰常常帶著領導班子坐在最後一排,讓一線的明星員工坐在第一排。還有,每逢內(nei) 部聚餐時,從(cong) 來不見員工向領導敬酒,隻有陳冰帶著領導班子輪流向員工敬酒。還有,因為(wei) 擔心上夜班的員工吃不到熱飯,陳冰在集團推行了”夜宵製度”。還有,因為(wei) 擔心洗手間毛巾擦手不衛生,他親(qin) 自要求全部換上抽紙……
還有兩(liang) 個(ge) 細節,一是,展辰二十年來與(yu) 經銷商從(cong) 未有過一分錢的貨款糾紛;二是,每當客戶打電話表示一點不滿,陳冰第一時間就會(hui) 道歉:“不管是什麽(me) 問題,肯定是我們(men) 的原因。”
“站在客戶的角度上解決(jue) 問題,站在員工的角度上解決(jue) 問題”。陳冰認為(wei) ,起碼做到這點,才能保持和諧。
“共同成長”是展辰企業(ye) 文化建設的目的。
有一位已經在展辰工作了十幾年的員工說,進入展辰的第一眼就覺得自己屬於(yu) 這裏。而隨著自身職務升高,在業(ye) 內(nei) 也小有名氣,不少獵頭高薪挖人,她也無動於(yu) 衷。
創立展辰集團的17個(ge) 人中,至今還有13人依然工作在展辰體(ti) 係。在集團1500多人的員工隊伍裏,工作10年以上的員工有300多人,占了員工總數20%以上。員工們(men) 普遍認為(wei) ,跟著這樣一個(ge) 有前途又對自己好的老板,為(wei) 什麽(me) 不幹?
談起陳冰對員工、對經銷商的關(guan) 懷,所有人都豎起大拇指,因為(wei) 他對員工、企業(ye) 的幫助實在太多了。陳冰說,財聚人散,財散人聚。賺錢並不是展辰的目的,讓所有的員工安居樂(le) 業(ye) 才是更高的追求。
借用“中國塗料誌陳冰專(zhuan) 訪”中的一句話。如果說,大多數的企業(ye) 管理者是“一百個(ge) 人在為(wei) 製造一個(ge) 百萬(wan) 富翁而努力”,陳冰恰恰相反,他是“一個(ge) 人在為(wei) 製造一百一千個(ge) 百萬(wan) 甚至千萬(wan) 富翁在努力”。
回報社會(hui) :因為(wei) 理想,因為(wei) 責任,因為(wei) 初心
2014年,展辰二十歲時,陳冰組織員工編寫(xie) 了《展辰二十年》一書(shu) ,書(shu) 中詳細記錄了展辰成立二十年來所遭受的風雨和展辰人的夢想。
書(shu) 封的勒口處,印著陳冰的寄語。生科院崔鴻老師被其中12個(ge) 字深深感動:“因為(wei) 理想,因為(wei) 責任,因為(wei) 初心。” 她評價(jia) 道,商海沉浮,掙紮過的學子很多,陳冰是其中堅持下來的一位,他所感受到的衝(chong) 擊不可言喻,或許展辰能有今天的發展,這三句話中亦有答案。
采訪中,陳冰反複強調:“我隻是一個(ge) 普普通通的人”。可是,他卻做了許多不普通的事情,而這些事情,恰好可以很好的折射一個(ge) 人的道德修為(wei) 。
從(cong) 哪一件事情開始說起呢?
展辰深圳總部所在的光明新區,是水源保護區,政府嚴(yan) 格限製化工業(ye) 的發展,能夠在光明新區辦好化工業(ye) 的企業(ye) ,還真沒多少。
展辰就是其中一家。
陳冰是個(ge) 環保主義(yi) 者。他做的是化工行業(ye) ,而公司生產(chan) 中早已實現了汙染零排放——陳冰每年都拿出幾百萬(wan) 的經費,專(zhuan) 門用作汙水處理。當許多企業(ye) 迫於(yu) 市場壓力和政策要求開始研製環保產(chan) 品的時候,陳冰早已完成了產(chan) 品的轉型升級,推出了淨味漆、水性漆等一批綠色環保的產(chan) 品。
他覺得,企業(ye) 要有企業(ye) 道德,應該對子孫後代負責,對國家社會(hui) 負責。他未曾刻意把環保和國家的政策導向聯係在一起,他做環保隻是單純地“跟從(cong) 自己的心”。
此外,陳冰還低調卻執著地熱衷於(yu) 慈善事業(ye) 。事實上,早在創業(ye) 初期,他就以家人的名義(yi) 悄悄注冊(ce) 了一筆基金項目。而展辰在創業(ye) 的第二年,就在湖南嚐試助學活動。1999年,專(zhuan) 門資助貧困學生繼續求學。
陳冰說,企業(ye) 取之社會(hui) ,就應該用之社會(hui) 。“取利於(yu) 民,還利於(yu) 善”。在市場中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陳冰,對國家和社會(hui) 始終抱有濃厚的感恩之心。他還擔任深圳市光明新區慈善總會(hui) 副會(hui) 長,每年向此機構至少捐出50萬(wan) 的善款。
受陳冰的影響,展辰的員工也頗具慈善精神,並依托公司,參加誌願者服務隊、義(yi) 工隊等公益組織,不僅(jin) 積極投入社區公益活動,日常的如敬老院探訪、綠道清潔、誌願獻血等等,在大災大難麵前,如印度洋海嘯、汶川地震、雅安地震等等,他們(men) 也慷慨解囊,踴躍捐款捐物,獻出自己的愛心。
因為(wei) 理想,因為(wei) 責任,因為(wei) 初心。陳冰在商海沉浮二十餘(yu) 年,從(cong) 未迷失過方向,埋藏在他外表下的,或許就是一個(ge) 企業(ye) 家難以割舍的家國情懷。
育人情懷:企業(ye) 家的外表,教育家的內(nei) 在
也許是緣於(yu) 早年在師範院校接受教育的背景,陳冰本人在企業(ye) 管理方麵,有其獨特的理念。借用展辰人事行政中心耿向昆經理的話說,陳董既有企業(ye) 家的外表,又有教育家的內(nei) 在。
這就在展辰形成了一個(ge) 頗具教育家思想的思維模式,即把企業(ye) 管理與(yu) 發展的關(guan) 鍵問題落腳到了人才培養(yang) 的層麵。重視員工培養(yang) 的企業(ye) 很多,大部分企業(ye) 的出發點是為(wei) 了培養(yang) 適應企業(ye) 發展和市場需求的人才,而展辰則更為(wei) 重視員工自身價(jia) 值的實現。
陳冰的企業(ye) 管理理念以人為(wei) 本,學校的教育管理以學生為(wei) 本,從(cong) 這點看來,展辰和學校在人才培養(yang) 的思考上是有許多共同點的,其出發點都是為(wei) 了育人。
談起這個(ge) 話題來,展辰輪值總裁、我校生物係85級校友熊星忍不住打開了話匣子。他介紹到,展辰敢用人、注重人才培養(yang) 的優(you) 良傳(chuan) 統由來已久。從(cong) 經營班子到普通員工,展辰不斷提供學習(xi) 和培訓的機會(hui) 。
在熊星看來,公司和管理者對於(yu) 員工的持續成長是富有重要責任的,公司和管理者均富有培養(yang) 員工的責任和義(yi) 務,均應當采取適當的策略,提升員工的競爭(zheng) 力、提升其個(ge) 人價(jia) 值。
所以,陳冰帶著展辰的高管,一起為(wei) 員工的個(ge) 人發展創造了許多條件和機會(hui) 。
展辰規定,公司員工表現優(you) 秀、服務滿兩(liang) 年後,可向公司申請學費去學習(xi) 與(yu) 本職工作或行業(ye) 相關(guan) 的職稱、職業(ye) 資格、學曆,並且不用與(yu) 公司簽訂任何服務協議。這一政策的出台,極大地推動了員工的學習(xi) 熱情,儼(yan) 然揚起了一股考證、學曆進修的熱潮,許多員工甚至犧牲晚上和節假日,趕場參加學習(xi) 。“公司提供了這麽(me) 好的資源,我們(men) 在學習(xi) 新知識的同時還能為(wei) 自己的能力增值,苦點累點算啥?”
甚至,為(wei) 了促進員工更好的成長,展辰目前正在籌建一個(ge) 集學習(xi) 培訓、文化展覽等多種功能一體(ti) 的“展辰學院”,真正創辦展辰人自己的學校。
如果說,展辰“創新、和諧、共同成長”的企業(ye) 文化由陳冰的性格特質演化而來,那麽(me) 展辰由高到低這種以人為(wei) 本、重視員工個(ge) 人價(jia) 值的企業(ye) 管理風格則是以陳冰為(wei) 首的一批企業(ye) 高管合力的結果。
“就是應該年輕人多做貢獻嘛!”陳冰把展辰當成了一種生命的延續與(yu) 傳(chuan) 承,而企業(ye) 的年輕人則承載著他和老一輩展辰人的希望。
“學高為(wei) 師,身正為(wei) 範”。這是陳冰接受的師範教育給他的理念,他始終在以實際行動踐行著。對待自己,他始終嚴(yan) 以律己,不搞特殊、更不喜歡鋪張浪費。對普通員工,他喜歡用激勵的方式促進其進步。員工犯錯了,他會(hui) 嚴(yan) 厲指責,並循循善誘,教其改正;員工有喜事了,他跟著一起開心;員工遭逢變故了,他第一個(ge) 慷慨解囊……
這個(ge) 世界上,恐怕隻有老師才會(hui) 對培養(yang) 人才樂(le) 此不疲,才會(hui) 對學生超越自己感到快樂(le) 。展辰的經銷商裏有很多是展辰曾經的員工,他們(men) 現在已經是事業(ye) 成就的老板了,提到他們(men) ,陳冰都有掩飾不住的自豪和驕傲。而對於(yu) 經銷商,他也樂(le) 於(yu) 從(cong) 小扶持,精心培育,共同成長。“或許他曾覺得自己不適合講台,但他卻始終在講台上從(cong) 未離開。”耿向昆經理補充道。
在陳冰的身體(ti) 裏,有一顆師者之心。
許多人談起陳冰的時候,是下意識地把他和展辰綁在一起的。也許經銷商們(men) 在試圖從(cong) 他身上看到展辰的市場潛力,也許新一代的創業(ye) 者們(men) 希望從(cong) 他身上看到成功的答案。可是,陳冰身上真正觸動人心的東(dong) 西,並不是因為(wei) 展辰內(nei) 部的報表裏那些令人振奮的數據,而是埋在他人格深處的那些樸素情懷。
陳冰是我校生物係八十年代的優(you) 秀校友,那個(ge) 年代的人有許多共同的時代烙印,那個(ge) 時代的生物係也流傳(chuan) 著許多寶貴的故事。這些故事是一筆隱形的財富,正如生科院邱玉華書(shu) 記所感慨的:每一個(ge) 從(cong) 生科院走出去的校友都有自己的故事,每個(ge) 故事都代表生科院的一種傳(chuan) 承。把生科故事一代一代的傳(chuan) 下去,生科人就會(hui) 找到屬於(yu) 自己的文化符號,找到一種歸屬感和情感聯係的脈絡。
陳冰的創業(ye) 故事激勵了無數學子和青年創業(ye) 者,他的故事堪為(wei) 一段傳(chuan) 奇,他是生科院眾(zhong) 多優(you) 秀校友中的一員,他的故事也是生科故事中的璀璨一筆。
文章來源:
責任編輯:
特別聲明: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本文轉載僅(jin) 出於(yu) 傳(chuan) 播信息需要,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(nei) 容的真實性;文中圖片僅(jin) 供個(ge) 人學習(xi) 之用,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。任何組織和個(ge) 人從(cong)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(yu) 任何商業(ye) 用途,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“來源”,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,請與(yu) 我們(men) 接洽,我們(men) 會(hui)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