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封膠產(chan) 品種類多樣,按化學成分可分為(wei) :矽酮膠、改性矽酮(改性矽烷、MS)膠,聚氨酯膠、聚硫膠、環氧樹脂膠、丁基膠、丙烯酸酯膠等。其中矽酮膠因其優(you) 異的耐候性能和物理力學性能被廣泛應用於(yu) 建築密封領域,如建築幕牆結構膠、幕牆耐候膠、門窗密封膠、中空玻璃膠等,是目前國內(nei) 建築市場用量最大的膠種。
近段時間,工業(ye) 矽市場的“瘋狂”漲價(jia) 衝(chong) 擊了整個(ge) 產(chan) 業(ye) 鏈,有機矽價(jia) 格也隨之一路高漲,作為(wei) 下遊的矽酮密封膠企業(ye) ,麵臨(lin) 著極大的成本壓力,步履維艱。
麵對如此艱難的市場行情,部分小廠家可能會(hui) 選擇使用低品質原料、添加小分子烷烴增塑劑、增加填料用量等措施來降低成本,但同樣也會(hui) 造成產(chan) 品品質無法保障,這樣無疑是飲鴆止渴,自斷後路。
其實在當前的嚴(yan) 峻形勢下,改性矽酮膠作為(wei) 一種性能優(you) 秀的密封膠產(chan) 品可對矽酮膠進行部分替代。
改性矽酮膠,又稱改性矽烷膠、MS膠,其主要成分為(wei) 矽烷改性聚醚樹脂,產(chan) 品特點有:
改性矽酮膠的特點
01 粘結範圍廣
尤其是對多孔性材料如混凝土等,與(yu) 金屬、石材、木材等都能形成良好粘結。
02 耐候性良好
通常來講,其耐候性介於(yu) 矽酮膠和聚氨酯密封膠之間,使用壽命可達十年以上,品質較好的產(chan) 品使用壽命更長。
03 可塗刷性好
改性矽酮膠表麵可塗刷,適用於(yu) 需要塗刷的接縫密封。
04 力學性能優(you) 異
低模量改性矽酮膠產(chan) 品,其斷裂伸長率可達500%以上,且內(nei) 聚力小,不易產(chan) 生粘結破壞。
05 低味環保
改性矽酮膠產(chan) 品在固化過程中VOC釋放量極低(實測值≤20g/L,GB 18583-2008《室內(nei) 裝飾裝修材料膠粘劑有害物質限量》標準規定≤100g/L),其味道相較矽酮膠產(chan) 品小很多,且不含甲醛、三苯等。
06 對石材等多孔性材料無汙染
改性矽酮膠並不是新產(chan) 品,在日本、歐美的應用曆史已有三十多年,並在建築密封膠領域占據不少的市場份額,在裝配式建築領域更是獨占鼇頭。
隨著中國大力推進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政策實施,改性矽酮膠走進中國市場,並且憑借其優(you) 秀的綜合性能得到了快速應用。集泰股份是中國最早開發裝配式建築矽烷改性聚醚膠的廠家之一,不但在裝配式建築膠領域穩居前列,並且推出了改性矽酮門窗膠、內(nei) 裝膠、汽車膠等一係列產(chan) 品。
安泰-改性矽酮密封膠(窗框用)331
1、安泰-331為(wei) 低模量產(chan) 品,而市麵上矽酮密封膠絕大部分是高模量。相較於(yu) 高模量密封膠,低模量密封膠內(nei) 應力更小,不易出現粘結破壞,壽命更長。
2、安泰-331對混凝土的粘結性更好,混凝土作為(wei) 多孔性材料,且自身呈堿性,與(yu) 矽酮密封膠難以形成良好粘結。
3、安泰-331質量損失率1-2%,收縮小,不會(hui) 出現卷邊開裂,也不會(hui) 將塗料拉裂。而矽酮密封膠質量損失率在6%以上,劣製矽酮密封膠質量損失率甚至超過10%。
4、安泰-331產(chan) 品符合GB/T 14683-2017標準,20級低模量,可提供10年質量保證。
安泰-改性矽酮家裝膠
改性矽酮膠由於(yu) 具有優(you) 異的環保性能、低VOC釋放、基材粘接性能優(you) 異及可塗刷塗料等特點,目前已在家庭裝修、門窗框填縫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。
集泰在國內(nei) 率先推出家裝膠係列產(chan) 品,並湧現出多款明星產(chan) 品,如陶瓷大板貼麵膠652、免釘膠635、收邊膠622、防黴膠636等。
產(chan) 品應用
陶瓷大板貼麵膠652適用於(yu) 岩板、陶瓷大板、裝飾木紋板等的鋪貼;
免釘膠635適用於(yu) 家庭裝飾掛件、裝飾畫、踢腳線、裝飾木紋板等的粘結;
收邊膠622適用於(yu) 門窗框、定製家具等的收邊防水密封;
防黴膠636適用於(yu) 廚房衛浴、洗手池、馬桶邊等的防水防黴密封。
安泰-改性矽酮汽車船舶膠
在汽車船舶膠領域,改性矽酮膠也已得到廣泛應用,例如汽車船舶內(nei) 飾密封膠、高強度車身密封膠等。
總結
改性矽酮膠產(chan) 品綜合性能良好,在門窗密封、幕牆接縫密封可對矽酮膠進行部分替代,但值得注意的是,改性矽酮膠不能作為(wei) 結構膠使用,且不適宜用於(yu) 中空玻璃、玻璃窗扇及玻璃幕牆密封。
文章來源:集泰股份
責任編輯:李謹之
特別聲明: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本文轉載僅(jin) 出於(yu) 傳(chuan) 播信息需要,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(nei) 容的真實性;文中圖片僅(jin) 供個(ge) 人學習(xi) 之用,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。任何組織和個(ge) 人從(cong)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(yu) 任何商業(ye) 用途,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“來源”,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,請與(yu) 我們(men) 接洽,我們(men) 會(hui)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