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漆獎

生態環境部:治理新汙染物重在“篩、評、控”和“禁、減、治”

我國每年新增上千種新化學物質,可能被識別出的新汙染物還會(hui) 持續增加,新汙染物治理是汙染防治攻堅戰向縱深推進的必然結果。3月30日,生態環境部固體(ti) 廢物與(yu) 化學品司司長任勇在新聞發布會(hui) 上表示,治理新汙染物首先要“篩”“評”出需要重點管控的新汙染物,然後對重點新汙染物實行全過程管控。

新汙染物治理難在哪裏?

新汙染物是指那些具有生物毒性、環境持久性、生物累積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學物質,對生態環境或者人體(ti) 健康存在較大風險,但尚未納入環境管理或者現有管理措施不足。目前國際上廣泛關(guan) 注的新汙染物有四大類:一是持久性有機汙染物,二是內(nei) 分泌幹擾物,三是抗生素,四是微塑料。這四類界定為(wei) 新汙染物,前提是排放到環境中。

新汙染物新在哪兒(er) ?可從(cong) 兩(liang) 個(ge) 方麵去理解:一方麵是相對於(yu) 大家熟悉的如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常規汙染物而言。另一方麵,新汙染物種類繁多,更重要的特點“新”是其種類還可能會(hui) 持續增加。隨著對化學物質環境和健康危害認識的不斷深入,以及環境監測技術的不斷發展,可能被識別出的新汙染物還會(hui) 持續增加。

新汙染物治理之所以難,在於(yu) 其五個(ge) 方麵的特征:

一是危害比較嚴(yan) 重。新汙染物對器官、神經、生殖發育等方麵都可能有危害,其生產(chan) 和使用往往與(yu) 人類生活息息相關(guan) ,對生態環境和人體(ti) 健康存在較大風險。

二是風險比較隱蔽。多數新汙染物的短期危害不明顯,可是一旦發現其危害性時,它們(men) 可能通過各種途徑已經進入環境中。

三是環境持久性。新汙染物大多具有環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積性,在環境中難以降解並在生態係統中易於(yu) 富集,可長期蓄積在環境中和生物體(ti) 內(nei) 。

四是來源廣泛性。我國是化學物質生產(chan) 使用大國,在產(chan) 在用的有數萬(wan) 種,每年還新增上千種新化學物質,其生產(chan) 消費都可能存在環境排放。

五是治理複雜。對於(yu) 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積性的新汙染物,即使以低劑量排放到環境,也可能危害環境、生物和人體(ti) 健康,對治理程度要求高。此外,新汙染物涉及行業(ye) 眾(zhong) 多,產(chan) 業(ye) 鏈長,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研發較難,需多部門跨領域協同治理,實施全生命周期環境風險管控。

治理新汙染物重在“篩、評、控”和“禁、減、治”

近年來,生態環境部會(hui) 同相關(guan) 部門,研究推動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立法,修訂《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辦法》;持續開展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;推動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控;積極參與(yu) 全球化學品履約行動,為(wei) 新汙染物治理工作打下了較好的基礎。

開展新汙染物治理是汙染防治攻堅戰向縱深推進的必然結果,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進程中的內(nei) 在要求。

目前,生態環境部會(hui) 同發展改革委等13個(ge) 部門正在研究製定新汙染物治理行動方案,提出了“十四五”期間我國新汙染物治理工作總體(ti) 要求、主要目標、行動舉(ju) 措和保障措施。

新汙染物治理總體(ti) 思路是“篩、評、控”和“禁、減、治”,即通過對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篩查和評估,“篩”、“評”出需要重點管控的新汙染物,然後,對重點新汙染物實行全過程管控,包括對生產(chan) 使用的源頭禁限、過程減排、末端治理。所以。

新汙染物治理的很多措施是要通過在水、氣、土壤汙染治理中落實的,體(ti) 現化學品環境管理對環境汙染防治的“牽引驅動”的特點和規律。

下一步,行動方案印發後,生態環境部將會(hui) 同有關(guan) 部門認真落實方案規定的各項舉(ju) 措和任務。

文章來源:生態環境部

責任編輯:雷達

特別聲明: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本文轉載僅(jin) 出於(yu) 傳(chuan) 播信息需要,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(nei) 容的真實性;文中圖片僅(jin) 供個(ge) 人學習(xi) 之用,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。任何組織和個(ge) 人從(cong)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(yu) 任何商業(ye) 用途,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“來源”,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,請與(yu) 我們(men) 接洽,我們(men) 會(hui)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。

上一篇 2022-04-02 16:42
下一篇 2022-04-02 17:06

相關推薦

微信公眾號
微信小程序